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,犹如古代支撑国家运转的大运河,奔腾不息地为全身器官输送营养物质。
一旦血液过于黏稠,不容易流动,"河道"就容易"淤堵",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。血液黏稠的危害不小,一旦出现,不仅会造成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、营养物质等相对减少;还会加速动脉硬化,诱发身体血栓甚至中风,或是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与冠心病的发病率,对身体危害极大。
因此,早发现、早改善非常重要,尤其是当身体出现以下4个预警信号,就说明体内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了。
临床观察显示,血液黏稠度高的人,早上起床后会感到脑袋晕晕乎乎的,而吃过早饭后,大脑才逐渐变得清醒起来。

等到晚饭过后,精神状态反而最好,有的人甚至到了半夜都没有困意,这可能就是血液黏稠度增高向人体发出的信号。而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在午饭后马上就犯困,睁不开眼,要立即睡觉,否则全身不适、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。
这是因为午饭后血液循环在加速,血液黏稠度高的人,大脑血液供应不足症状更加明显。血液黏稠度高的人群中,肥胖者居多,这些人下蹲比较困难,甚至因为过度肥胖而无法蹲着干活,一蹲下就感到胸闷气短、呼吸不畅。
人体下蹲时,回到心脏的血液减少,加之血液过于黏稠,导致血液循环不足,氧气与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换,从而引起呼吸困难、憋气等机体缺氧现象。很多人觉得,年纪大了视力模糊了是正常现象,其实不然。有些人平时视力还可以,但常出现短暂性模糊,严重时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,该情况普遍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身上。随着年龄增长,大多数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偏高,血液流通不顺畅,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;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,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。
血液黏稠并不等于高血脂。血稠是血液黏稠的简称,医学上叫高黏血症。它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,导致血流阻力增加、血液流速变慢,比如:红细胞、血小板、蛋白成分等,而高血脂只是导致血液黏稠的其中一个因素。
人体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是半夜到清晨,这个时间段,体内水分排出量大,但摄入较少。相关研究显示,人体平均一晚上要排出450毫升水,如果整夜不喝水,血液黏稠度就会逐渐增加。如果睡觉前及起夜时适当喝水,就能达到稀释血液浓度、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。由于绝大部分血稠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,只要健康生活、规律饮食,多可“逆转”。首先要掌握时机:如果您平时没有按时喝水的习惯,那么可以在早晨起床后、三餐前(饭前1小时)和就寝前,有意识地饮水200毫升。
其次要选对水:盐水会促进细胞脱水,不宜饮;冷水会刺激胃肠血管收缩,有碍吸收;纯净水因为太“纯”,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很快进入细胞内,不利于稀释血液。理想的水应是20℃~25℃的白开水,其张力、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。三餐宜清淡一些,以素为主,肉食为辅,少吃动物内脏,注意营养搭配。
这是因为,蔬果中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,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,它们有效阻止胆固醇的吸收,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。
而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,会加重血液黏稠度。此外,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血液稀释的食物,如:黑木耳、洋葱、香菇、菠萝、柠檬、西红柿、红葡萄、橘子、生姜等。中青年血稠往往与情绪紧张焦虑、压力过大、经常熬夜、睡眠质量差有关。建议放松心情、疏解压力、规律作息、保证睡眠。
不管是爬山还是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有氧运动,都可以很有效地促进脂代谢,建议每周3~5次有氧运动,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。
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,增加血小板聚集,加速红细胞凋亡;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、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,所以希望大家戒烟限酒。
血液黏稠属于中医血瘀范畴,因此活血化瘀的中药,如:川芎、丹参、红花、三七等都具有较好的改善血液黏稠度的作用。
苦瓜
苦瓜性凉味苦,含有较多的苦瓜皂甙,可刺激胰岛素释放,有非常明显的降血糖作用,
苦瓜中维生素B1、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丰富,能调节血脂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,又有“植物胰岛素”的美称。
提示:慢性肠炎患者不宜多食苦瓜,食用时宜急火快炒,不宜长时间的炖煮。

芹菜
中医认为芹菜性凉。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能增强胃肠蠕动,有很好的通便作用,能帮助排除肠道中多余的脂肪。
国外已有研究证实,经常食用芹菜的人,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显着下降,而且还能明显的降低血压。
提示:消化道不好的老年人不宜多食用芹菜。

饮品
山楂、核桃肉、蜂蜜各30克。核桃肉加水浸泡30分钟,然后研磨成浆,备用。
山楂加水煮熟过滤,去渣取汁,再缓缓倒入核桃浆,煮开,放温后加入积安堂洋槐花蜂蜜搅拌即可。
每日一剂,有补肾健脑、调节血液粘稠度、助消化之功效。(蜂蜜有净化血液垃圾之功效)

相信介绍了这么多,大家对于血液粘稠,身体可能有这五个表现,都有所了解,出现其中的一个都不能忽视,及时的进行疏通血液、降低血液粘稠度,才能更好的维持健康,远离不必要的麻烦损伤。